人的心理因素與全身生理活動有密切關系,情緒能影響免疫功能,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具有治療價值。因此重視對病人心理的研究,做好心理護理,是提高護理質(zhì)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心理護理的目的就是要通過美好的語言、愉快的情緒、友善的態(tài)度、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使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得到松弛,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在護理過程中采取疏導、勸導、解釋、安慰、暗示、保證等手段并要因人而異、因勢利導、有的放矢,進行心理護理。護士必須十分注意自身的素質(zhì)修養(yǎng),通過語言、表情、態(tài)度、行為來影響病人的感覺和情緒,使之感到溫暖,增強信心,減少顧慮,振奮精神,從而在治療過程中保持最佳心理狀態(tài)。這就是良好的醫(yī)德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價值,也是對一個責任護士的嚴格要求。
⒈護士語言交流策略
⑴運用得體的稱呼語:稱呼語是護患交往的起點。稱呼得體,會給病人以良好的印象,為以后的交往打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礎。護士稱呼病人的原則:要根據(jù)病人的身份、職業(yè)、年齡等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力求恰當。避免直呼其名,尤其是初次見面,呼明喚姓不禮貌。不可用床號代替稱謂。與病人談及配偶或家屬時,適當用敬稱,如“您夫人”,”您母親“,以示尊重。
⑵回避諱語,對不便直說的話題或內(nèi)容用委婉方式表達,如耳聾或腿跛可代之以“重聽”,“腿腳不方便”;病人死亡,用病故、逝世,以示對死者的尊重。
⑶善用職業(yè)性口語 職業(yè)性口語包括:
① 禮貌性語言:在護患交往中要時時處處注意尊重病人的人格,不傷害病人的自尊心,回答病人詢問時的語言要同情、關切、熱誠、有禮,避免冷漠粗俗。
② 保護性語言:防止因語言不當引起不良的心理刺激,對不良預后不直接向病人透露,對病人的隱私要注意語言的保密性,
③ 治療性語言:如用開導性語言解除病人的顧慮;某些診斷、檢查的異常結果,以及對不治之癥者的治療,均應用保護性語言。
⑷注意口語的科學性、通俗性 科學性表現(xiàn)在不說空話、假話,不模棱兩可,不裝腔作勢,能言準意達,自然坦誠的與病人交談。同時注意不生搬醫(yī)學術語,要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