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術后平安返回病房,護士把您安置好后,將為您講解以下注意事項:
1、臥位:術后取平臥位(不枕枕頭)6小時,產婦除了頭不能抬高,胳膊和腿可適當活動,家屬按時協(xié)助產婦雙下肢屈伸運動,防止下肢靜脈血栓。腹部切口壓沙袋6小時取下后按時床上翻身,最好兩小時翻身一次, 24小時拔尿管后,要下床活動,有利于切口的愈合,防止腸粘連,促進腸蠕動,早排氣。
2、飲食:術后禁飲食6小時,所有進嘴的東西都不能吃,6小時后可進適量流質飲食,例如:雞蛋羹、面條、大米粥、小米粥等容易消化的事物。含糖、奶和油水等易引起腸脹氣的食物等排氣后方可食用。排氣后循序漸進改為普通飯,例如:饅頭、湯類、肉類、魚類、蔬菜、水果等。
3、排尿:剖宮產術后產婦需保留導尿24小時,在拔出尿管后應2~4小時內自主排尿。由于術后鎮(zhèn)痛的原因,產婦膀胱對尿液的感受能力較弱,所以應盡早排尿,不要等待尿意,防止有尿潴留而影響排尿和子宮收縮。產婦應多喝水,如小便困難時可先誘導排尿,其次遵醫(yī)囑進行治療。應多飲水,勤解小便以降低尿路感染的發(fā)生率。
4、監(jiān)護:護士會定時給產婦按摩子宮,觀察陰道流血及血壓等情況,心電監(jiān)護一般情況會監(jiān)護12小時,如有報警,護士會及時到您床旁觀察處理。
5、哺乳:早吸吮,生后30分鐘以內開始吸吮母親乳房,將寶寶抱至媽媽胸前與媽媽早接觸,早吸吮,促進乳汁的分泌,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按需喂養(yǎng)是指寶寶餓了就哺乳,媽媽奶漲了就要哺乳。一般情況未保證寶寶能夠吃飽,寶寶每日喂奶8~12次,每次20~30ml每日遞增5~10ml。在媽媽沒有下奶之前,每次喂奶粉之前必須吸吮媽媽的奶,以防止乳頭錯覺。
6、新生兒護理:
①更換尿布:一手將嬰兒雙腳提起,將尿布正面向上放到嬰兒臀下,尿布上端墊到嬰兒腰部位置,下端拉起包裹住嬰兒臀部,將三角尿褲包裹固定在尿布外面。包裹嬰兒時,將嬰兒雙臂包裹在襁褓中,避免嬰兒手抓臉。
②因新生兒吞咽功能發(fā)育不完善,應采取側臥位睡眠,避免嗆咳引起窒息。每次喂奶之后,應將新生兒豎起,由下往上輕拍背部,盡量減少吐奶。半小時之內需右側臥位,之后,左、右側臥位交替進行。
③新生兒做任何護理及治療均由家屬陪同,不要將其隨意放在無攔擋的床上,為了保證新生兒安全,切忌將嬰兒床的圍欄打開。
④新生兒出生后觀察大小便,寶寶胎便為黑褐色,粘稠,多時可達8次以上,出生后24小時內至少各有一次大小便。
7、術后鎮(zhèn)痛:如您術后佩戴鎮(zhèn)痛泵,鎮(zhèn)痛泵可持續(xù)用48小時,可以減輕腹部切口和宮縮的疼痛,但不能完全不疼。
8、術后治療:為預防感染,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輸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