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精准免费提供网料站,49图库-资料,天天彩澳门资料免费大全,澳门藏宝阁资料免费大全

聽健康大使講講支架和搭橋
2016-12-07 09:35 / 深度報道 / 人瀏覽

   

    12月3日,在清華大學和國家衛(wèi)計委共同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上,主持人宣讀了榮獲“中國健康傳播大使”獎的名單,除了中國醫(yī)學界泰斗級人物吳孟超院士,中國知名心內科專家胡大一、王辰院士等,一位來自青島的專家也赫然在列,他就是全國胸腔鏡微創(chuàng)心臟外科學會委員、全國重癥心臟病學會常務委員、中國心臟機器人手術全國第一名、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心胸外科分會常務委員、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心外科主任、碩士生導師楊蘇民教授。此次全國僅有38位醫(yī)生當選,楊蘇民教授是山東唯一上榜醫(yī)生。青島有了自己的健康大使,這項榮譽,也是青島人的驕傲。記者在第一時間采訪了他,談談在大家最為關注的心血管疾病領域里他的健康理念。 

主題 綜合管控心血管危險因素 

    楊蘇民教授介紹,大會有一個主題是“贏在起點,綜合管控心血管危險因素”。包括胡大一在內的多位專家強調心血管疾病的管理應該從治療轉向預防,呼吁全社會關注心血管高危人群的預防。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俗稱冠心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冠心病分為5大類:無癥狀心肌缺血即隱匿性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即缺血性心臟病和猝死。臨床中常常分為穩(wěn)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 
    目前,我國因心血管病導致的死亡率排在首位。在美國等西方發(fā)達國家,其發(fā)病率為5%左右,即每20人中有1人患有冠心病。我國雖然發(fā)病率目前還沒有那么高,但呈顯著上升趨勢,每年冠心病相關死亡人數(shù)超過100萬。專家們憂慮,未來10—20年內冠心病或將成為廣泛疾病。楊蘇民教授說,冠心病的發(fā)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從血管內斑塊形成至出現(xiàn)心肌缺血癥狀,通常需經(jīng)過10至20年以上。因為早期沒有任何癥狀,很難被發(fā)現(xiàn),一旦出現(xiàn)癥狀病情可能已經(jīng)很嚴重了。 
    提醒:心臟主要是由心肌構成的,冠狀動脈負責為心肌供血。膽固醇及其他物質可在血管壁內側沉積形成斑塊,使冠狀動脈硬化和狹窄。在達到一定程度后,心肌供血就會減少,從而引起胸痛、胸悶等癥狀或心肌梗死。 

關注 細小指標異常導致大病變 

    楊蘇民教授告訴記者,盡管冠心病危害如此之大,但病因不復雜:家族遺傳、高血壓、長期血脂和膽固醇異常、超重肥胖、糖尿病和長期精神高度緊張,還有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煙、不合理膳食、缺少體力活動和過量飲酒等。比照一下,如果這幾種情況,具備任何一種,都要開始預防冠心病了。 
    控制血壓、堅持體檢,發(fā)現(xiàn)血脂和膽固醇指標異常的,要治療達到合理范圍。健康是一種責任,使自己健康是對家人、社會的一種責任。在中國健康傳播大會上,專家們反復強調,花1元錢做好預防,可以減少10元錢的治療費用。中醫(yī)有句老話:上醫(yī)不治已病治未病。作為國內在治療冠心病領域心外科知名專家,楊蘇民教授提醒,要重視我們平??雌饋砦⑿〉纳眢w變化,每一個細小指標的異常,最后都有可能導致大的病變。臨床發(fā)現(xiàn),除了遺傳因素,冠心病50%以上都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提醒:楊蘇民教授做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當開車要上高速路跑長途時,要把車子做一個全面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提前修理,上路才安心。人也一樣,如果在第一次發(fā)現(xiàn)身體異常,即使很小的變化,也要重視使其恢復到正常,可能就走不到冠心病這一步,不需要終身服藥、不用放支架,更不用搭橋。堅持預防,冠心病就會遠離。 

觀點 關于用藥支架搭橋的標準 

    近幾年網(wǎng)絡對支架多有詬病,流傳最廣就是國外已經(jīng)淘汰支架,國人還在用。果真如此嗎?楊蘇民教授說,這絕對是謠言,全世界發(fā)達國家像美國、歐洲一些國家不僅在用,而且必須用。支架和搭橋的誕生是醫(yī)學的進步,有了這項技術,至少80%嚴重冠心病人得以擺脫死亡的威脅,并且提高了生活質量。 
    目前治療冠心病有三種方法:藥物、支架、搭橋。不存在哪種方法更好,每一例病人處于冠心病的不同階段,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國際心臟病學有嚴格的標準,根據(jù)患者心臟的狀況,符合哪一項就采取哪一項治療方法。楊蘇民教授本人始終堅持的原則是,以患者最小的代價和創(chuàng)傷,獲得最大的利益和康復。通俗地說,能用藥物治療的,不能放支架;能用支架治療的,不能做搭橋。支架屬心內科,搭橋屬心外科。很多心臟外科醫(yī)生自己患了冠心病,他們也會首選創(chuàng)傷更小的支架手術,必要時選擇微創(chuàng)搭橋手術。 
    現(xiàn)在臨床界定,如果需要放3個以上支架,就要做搭橋手術。青大附院每年做600余例搭橋手術,其中有30余例用機器人微創(chuàng)做搭橋,出血量僅僅50毫升左右。他本人經(jīng)常每天做三到四臺搭橋手術,全年做300余例。機器人做搭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微創(chuàng)搭橋手術,山東只有青大附院可以做。 
    提醒:當患了冠心病,不要糾結放支架還是做搭橋,醫(yī)學有明確的指征,在可治的范圍內,顯然對身體創(chuàng)傷越小越好。